准备去参加一个商务宴请,儿子突然很想跟着去,由于是商务性质的,我和儿子说他不可以去,他非常不解,执意要去,他说如果是谈事情就坐旁边不讲话不打扰,他说的也不能算错,我想了想和他说了另一个原因,可是聪明的他居然也顶回来了,这样两人过了几招,我都没能拿出足够的理由说服。正当僵持住的时候,我灵机一动,对他说:“那如果是你参加你同学的聚会,只有你们同学们在一起玩儿,你是不是愿意我也加入呢?”他想了一下笑了笑摇摇头,然后就没有再提去饭局的事了。 之前的文章《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爷的事》里说到我们不可避免的还是会需要管到别人的事,比如管孩子。“管”这个字会给人一个居高临下的感觉,孩子是不喜欢这种感觉的,他们最喜欢平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让大人抱,因为被抱起来他们可以看到和大人同样的视野;大人最容易拉近与小孩子关系的方法是蹲下来和他们说话,这时你和他们一样高,如果再能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模仿他们的说话方式和语调,他们会很容易和你做朋友。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两个字“平等”。 即使是孩童,他们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平等”带来的舒服,在平等的关系下才最容易说服他们。回到开头,我们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时如果一味地只是用趾高气昂的教育态度,用非做不可的压迫态度,那么他即使表面上服从权威,心里都会不解和不服,严重时他的“本我”“自我”“超我”就发生了不平衡,当自我认知失调时人格的塑造会产生缺陷,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以后的文章中我会详述。而当我们用平等的态度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在相互尊重中理解对方,会更加容易让他们遵从,而这种遵从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与“本我”不相冲突的。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心理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复杂,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什么都理解,与大人有认知差距是一定的,说服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认知也拉回到他们的世界里。其实大人之间不也是这样,平等的感觉谁不希望呢?如果希望别人听你的话,那么首先就请用他的姿态说话,真正的服从不是表面上的遵循,而是打心底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