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朋友聊天谈论中国的物价,大家都非常理性地分析,俨然就是一堂经济学研讨课,席间一位朋友随意翻了一下手机,跳出一条关于为解决日益加剧的停车难问题拟对道路停车费涨价的消息,朋友立刻坐不住了,先把这个意向狠批一通,然后说了一堆个人观点来抵制这种涨价,可是他说的很多与先前大家理性分析物价时的讨论明显背道而驰,很显然,在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理性这个词突然不起作用了。 小到朋友间的聊天,大到全民舆论,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种现象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为什么你觉得特别有道理,而且有的时候就是摆明了的情况下,还有人执意不同的观点,他并非不懂道理,只不过在与自己利益相瓜葛的时候,人的理性马上就被情感左右了。这是人之常情,人就是感情动物,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几近冷血,绝对理性,完全合乎科学,办任何事情都铁面无私,那这个社会也失去色彩了,就变成了妥妥的二次元,一切都可以靠数理逻辑来完成了。 正因为感情的因素,人的理性思维是时刻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但每个人的应对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很理性,有的人很感性,这还有不同程度之分。容易感情用事的人遇到事情,尤其是遇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时,多半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说话的,至于有没有道理,他们一定会搬出所有观点来尽可能让即使没有道理的东西也显示出那个道理来。但越理性的人,他们越可以放下感情,把自己抽离出来,用旁观者心态来分析事情(但这里要严格区分那种事不关己不负责任的互联网论调)。世间有很多事情,是感性的去处理还是理性的去思考影响并不大,但也有不少事情这个差别非常大,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即使人的理性思维随感性波动的情况非常正常,我们依然需要尽量减少这样的波动,让思维呈现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稳定的思维品质。稳定的思维品质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而强化的,提高认知水平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思维的差距,其实更是认知水平的差距,但这种提高绝非一天两天,甚至也不是短期就可以大幅度改变的,它是长期知识储备,见识积累,经历磨练,交友圈子,社会环境等综合而成。我们的公众平台就是这其中一个途径,让你多方位的了解和积累,之后的日子我们将更加努力,奉献更多好文,一起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