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全民谈幸福的年代,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后,大家都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于是“幸福”成为很多人经常谈论的话题。要问什么是幸福,还真没法儿准确给出一个一针见血的定义,大家普遍概念里的幸福都认为是一种内心感受,所以既然是内心感受,它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没有一个标准,你认为幸福的,别人也许觉得不值一提。心理学提倡的追求幸福是通过调整心态来达到内心的满足,从而使得精神层面愉悦。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想法,来让自己感受到当下是幸福的。既然所有人当下都应该是幸福的,那我们还需要追求什么呢? 答案是“更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常常你会看见人们抒发这样的幸福感慨:见到久别的爱人,拥抱的那一刻,全世界都融化了;或是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名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亮了。是的,这些都是幸福的瞬间,但很可惜的是这些也真的只是短暂的,很快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慢慢随着时间可能再也感受不到了。我常常举这样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种现象,当你把手放入温水中的那一刻,你感觉到了温暖,可是时间一长,你就感觉不到水是温的了,这时有两种方式可以让你重新感觉到水温,一种是加入更热的水,第二种是把手拿出来,再重新放进去。幸福就是这样,它太容易被习惯了。 幸福之所以会被习惯,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感觉,手伸入水中也是一种感觉,叫触觉,而听觉、嗅觉、味觉、视觉都存在同样的适应性。所以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找到幸福,而是如何能持续感受到幸福,并且变得越来越幸福。 我早在10年前发现这个问题,就一直在努力寻找方式方法去让自己首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后来有了自我管理的课程。幸福在哪里?它会出现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的行为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里、我们自我实现的目标与行动里,健不健康、快不快乐、有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通通都是因素。所以幸福这两个字,内容太广了,广到只要一切和自我相关的,它都系带着幸福。于是我运用自己强大的归纳总结与逻辑能力,将其明晰到10大模块:思想管理、行为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健康管理、关系管理、财富管理、个人形象管理和学习成长管理(外在与内在管理)。用这10大模块的分项管理,做到人生的全方位提升。就像给放入温水的手不断加更热的水,让它持续被温暖着。 多年的实践,我敢非常坚定地说,任何一个人的不幸福都是可以在这10大模块中找到成因的,但这种修炼,绝非一朝一夕。很多人说中国人大部分都不幸福,其实不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悲催到没有体会过幸福,只能说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是感受不到幸福的。比如一个亿万富翁,很有钱,他说自己不幸福,这只能说他在大部分模块里找不到幸福的感觉,但他一开始赚到钱的时候不幸福吗?显然肯定体会过幸福的,或者财富就是他唯一的幸福,只是很遗憾,他在这10个模块中太偏科了,财富的长板太长,而其他的短板太短。而一个能持续幸福的人就好比用这10个模块的木板筑起的桶盛水,水的容量就是幸福指数,尽量不要让自己有短板,而且还需要通过不断管理和修炼,让所有这些板子都不断加长,让里面的水容量越来越多,这就是持续幸福的密码。 所以幸福怎么可能只是一件事,它是千千万万人生中事情的合集,而这场修炼也绝对是一辈子的事情,最幸福的人就是在弥留之际,回顾一生,毫无遗憾,踏踏实实的每一步,没有枉来地球一趟,这就是人生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