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电视突然不明原因的没有图像了,我知道我又有事做了,因为老公不会说英语,我这个虽然不太会说的也只能冲在前面了。Rogers这可恶的服务电话跟中国电信差不了多少,叽叽咕咕不知所云讲了一大通,很多遍后我模糊理解,按2进入,接下来又是叽叽咕咕一大堆,几大堆之后,终于有个人接听电话了,下面是……艰难地沟通……一小时后工人们上门修好了。

     这是我到加拿大来碰到的第N件事情了,每遇到一件事情,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总是说:“你去吧。”我从一开始也很胆怯,到现在已经无所畏惧了:“太好了,这将又是一次练习语言的机会。”我发现当自己做的越多确实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也越多,但经历之后便开始熟悉、清楚甚至游刃有余了。这种感觉很像每一次进新公司,刚开始都会很陌生,什么都不了解,无法施展拳脚,看到别人都在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事情,心里很着急。终于有一天,当量变变成质变的时候,一切困难都所向披靡,那种畅快无语形容。可是,我身边有很多朋友还没有经过这个槛就选择离开了,甚是可惜。慢慢地我发现,能不能坚持下来与你的生活或工作是否在进行良性循环是有绝对关系的。做得越多,挑战越多,但得到也越多;同样,如果害怕前进那固然不会犯错,但永远就固步自封,这样更难以前进。

     记得临行前,有朋友请吃饭,邀我也叫上我的父亲,我很高兴转达了主人的意思,可是结果父亲却因为不认识那个地方而想放弃,无奈,我只好特地开车接他一同前往,途中我才明白父亲的想法,在他看来让他自己开车去一个不认识的地方那将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他怕走错,怕被罚款或……林林总总给我罗列了N多困难,我当然理解,可是如果永远只是到自己熟悉的那些地方,那么不熟悉的地方就更无法熟悉了,所以我跟父亲说的那句话就是:“不要怕。”

     害怕是每个人的本能,尤其是到了我父亲这样的年纪以后,他们开始害怕变化,害怕尝试,只有稳定的东西才能让他们安心,新的事物会让他们恐惧,与他们相处我感觉到了那种害怕犯错带来的不安。这并不只是年长者的通病,年轻人也常常把害怕当成一种习惯,所以才会有先前所说的那个“不前进”。前进有时候确实挺可怕,因为你不知道前方是荆棘、坎坷还是陷阱,总之,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但人总是在犯错中成长,错了怕什么,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坎坷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我来加拿大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放弃了中国极其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也知道去异国他乡是需要更多努力的,现在的我有激情、有勇气、有自信,不怕跌倒、无畏前行,趁现在适应能力最好的时候应该选择多接受挑战。中国有一句话:35岁之前不要怕,35岁之后不后悔,当然这个35只是一个虚指,如果你够激情,45、55、65都可以是你的35。我有些朋友头发花白了才开始创业,一样活得精彩,这也是我特别佩服的地方,因为人总是越上年纪越希望安逸,越多经历越害怕变化。

      当然,是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深”,还是全世界各地生活的“广”,这只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无所谓对还是错,只要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怕”,等有一天过了自己那个35时,“不后悔”就可以了。不过,其实无论怎样都不应该后悔,正如我语录所说的:人只有一生,再多的如果都不可能重头再来,所以既然活着就一定坚信,这一生就是最好的一生,重头活再多次也不会有这一生过的这么好,因为与其和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一生比,不如把这一生真正过好。